找到相关内容370篇,用时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论佛教的地位及其发展

    “按需分配”,这在佛教依靠戒律建立起来的僧团内正是体现了这两项原则,因此出家人被称为六合僧,所谓身同住,无争,意同悦,戒同修,见同解,利同均。这虽然是依赖特定的条件实现的局部性的...提纲一〓绪论二〓佛教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三〓佛学与科学、马克思主义四〓佛教与现代社会五〓如何令正法久住?六〓小结 绪论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必然现象,有它发生、发展消亡的过程...

    常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5253682.html
  • “八荣八耻”与当代佛教伦理道德建设

    热爱劳动为荣的风尚。佛教寺院里,只有分工不同,没有地位高低的不同。佛教僧伽的组织制度规定,僧众遵循佛教教义,以涅槃解脱为目的,在寺庙里过着戒同修、见同解、身同住、利同均、无诤、意同悦的“...人世的,是在人世之后才出世的,即没有人世,就谈不上出世,所以佛教说到底还是世间的学说,这样就更好地把人世出世给统一起来了。  近代中国,因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,中国的社会性质也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2460178.html
  • 僧制建设再认识

    方丈当作家长,将徒众当作子弟,呼吁将传承制改为选贤制,主张从佛教学院中选拔优秀僧人住持寺院,使其适应时势宜,成为合理化的现代僧伽制度,建立真正住持佛法的僧团。以见同解,利同均,身同住,无诤,戒...僧制建设再认识   温金玉   佛教中国化是一个学界探讨的永恒主题,佛教世俗化更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,以往人们更多地是从义理方面去认识解析佛教在中国的流变,其实从制度的层面、从戒律的传播方面亦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2061563.html
  • 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

    ldquo;身”(生活上互相照顾)、(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)、意(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)等等。要求佛教徒止恶从善,和睦相处。这种对于佛教徒有约束作用的道德观念,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,...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   高振农  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,至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。它在旧中国曾长期被国内封建地主阶级、领主阶级以及反动军阀官僚资产阶级所控制利用,其消极作用...

    高振农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0361823.html
  • 太虚人生佛教的伦理观研究

    戒)。十善是五戒内容的扩展,从福报的角度看,要得到天的福报,必须修十善。积极的方面,也五常相连系,身三戒中,不杀生反映的是仁,不偷盗是义,不邪淫是礼,四戒反映的是信,意三戒反映的是智。   从...见同解、身同住、利同均、无诤、意同悦,即“六”。可以说和合就是僧团伦理的基本精神。太虚对僧的解释,依传统,则谓之“和谐合聚之群众”。从外延...

    董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74162939.html
  • 禅宗的发展以及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作用

    佛教走入人间,在中国实现“人生佛教”。“教制革命”,是指革除佛教原有的丛林制度,建立新的僧众生活制度,奉行“见同解,利同均,身同住,无诤,戒同修,意同悦”的精神,提倡僧团内部团结一致,...禅宗的发展以及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作用 崔玉卿   摘要: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,中国禅宗的建立及太虚大师对佛教的改革,揭示了禅宗发展的轨迹对中国佛教发展方向的影响,...

    崔玉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2864533.html
  • 太虚大师僧伽改革制度及其现代意义简述

    同悦,民主自由;身同住,居住自由;戒同修,信仰自由;无诤,言论自由。”  寺庙领导带头以道风建设为主,做大家修行的模范,这样道风建设才能真正的开展不落人口号行式,以做到了生脱死、济世度生...必须面临的课题。其实,佛教一直都是在适应着众生的根机,一直都在寻求着契理契机的问题。所谓契理,就是契合佛陀所觉知的究竟圆满的“宇宙真相”,契机,就是适应不同的方域时代民族文化。本文就是通过大虚大师的...

    释廓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0065150.html
  • 陕西安康汉滨区古刹简介

    设计图分阶段实施的方案,释今道提出了挂榜山佛音寺未来“三化”、“六”的管寺思想。即“建筑仿古化、自养经济化、管理民主化”。“戒同修、生活同居、无争、异同悦、礼同均、间同界”。要用不长...年辛卯(871年)八月塑。宋宣五年(1123年)七月,知金州军事李弦睹其岁久,特为设色。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州守李翔凤于洞门前刻“白云深处”四字,下有南岳禅师白云泉,一郡之名胜也。”《重续兴安...

    李厚之 张会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50667664.html
  • 佛教关于世俗的讨论从“人间性”到“社会化”

    ”行为模式,身同住(行为礼敬)、无诤(语言和谐)、意同悦(善心交流)、戒同遵(法制平等)、见同解(思想统一)、利同均(经济均衡),因此佛教僧团又可以称为“六僧团”。这个组织模式,...个体呈现,但是教团佛教却能够作为一种社会组织,渐渐以现实社会生活的组织制约作为发展取向,从而构成了人间佛教的内在发展动力。佛教之“寺庙”、僧团、教团等组织,指的就是这种以寺院、丛林制度为核心,对于僧人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1567988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十)

    次第初门》卷下之下︰“外同他善,谓之为;内自谦卑,名之为敬。菩萨与物共事,外则同物行善,内则常自谦卑,故名敬。”15其内容有:1.同戒敬;2.同见敬;3.同行敬;4.身慈和敬;5.慈和敬;...种。  6.同见:见谓见解,即世谛、真谛中见解皆无别。  此外,北宋.睦庵善卿所编正的《祖庭事苑》也列有六之名,即身共住(生活上互相照顾)、无诤(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)、意同事(思想上彼此友爱...

    慧沼大师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768463.html